Quantcast
Channel: CND刊物和论坛 »古今中外
Browsing all 1767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思辰:简评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

老老钱前几天在CND上发表了“关于移民政策的思考”。文章开始,引用了一段亨廷顿的话做为整个文章立论的依据,为此,他还大夸了一下老亨,称其“是世界级的大师。他的《文明的冲突》准确地预见到了,并刻画了现在的世界冲突。他的学说,影响了,引导了美国和世界的外交政策。” 老实说,虽然…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


月光宝鉴:1927年,国、共两党为何反目成仇?

“革命,反革命,不革命。 革命的被杀于反革命的。反革命的被杀于革命的。不革命的或当作革命的而被杀于反革命的,或当作反革命的而被杀于革命的,或并不当作什么而被杀于革命的或反革命的。 革命,革革命,革革革命,革革……” ——是倾向于同情共产党的鲁迅在1927年9月所写下的一…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


李伯重:明清易代与17世纪总危机

明清易代这件事,很多人觉得是老生常谈,但这确实是不可思议的事。借用西方一本书The Impossible Happened的标题来说,就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发生了”。 这里我先要提到一本《追寻现代中国》,这是美国大学中最流行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作者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美国历史学…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

浦汉昕:历史唯物主义是一栋建在沙滩上的危楼

近来网上“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等字眼儿突然多了起来,一查,原来今年是马克思的200周年诞辰。打开CND网页,赫然见到“马克思主义是解释和解决中国问题的灵丹妙药”(李时章)的标题,心里一惊,难道二十一世纪了,人民又要吃二遍苦,受二茬罪不成?又见高寒的大作,实在太…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

周志兴:总比经济总量有意思吗?

最近,因为一位胡姓著名教授的一个论断,即中国的经济水平已经整体上超过美国了,在网上引起了不少争论。其实严格说,不是争论,因为毕竟明白人多,所以,对这样的“胡说”主要是批评。 批评当然是有事实依据的。但是,很多的批评只是在阐述中美之间的经济总量还差多少,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中…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


茉莉:奥斯曼帝国余晖,庇护三百万邻人

本文为作者“欧洲难民故事”系列之十一 我在追踪土耳其接收难民情况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这个国家有着古老帝国遗留下来的仁慈和宽容的一面。 我的一个瑞典学生不久前去土耳其旅游,回来对我说:“比起土耳其等叙利亚的邻国,欧洲的难民危机不能算是危机。”学生说,自2011年叙利亚危…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

去为:日本见闻之一,浅谈日本的宗教与儿童节

日本之旅的第一站是東京。次日,离事先预约的参观日本皇宫的时间还早,就临时决定去东京最古老的淺草寺赶热闹,感受一下地气和人气。东西方历史悠久的寺庙虽同属宗教建筑,姑且不论建筑的风格与特色,但西方的教堂却更有一层让人步入神圣艺术殿堂的震撼感。当年曾参观了建于13世纪末的佛罗伦萨圣十字…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

没有元朝,世界史学界嘲笑中国歪曲历史

作者:佚名 没有元朝,只有蒙古殖民的一百年,世界史学界嘲笑中国歪曲历史 中国人把蒙古史说成中国史,把成吉思汗列为中国的民族英雄,现在已经闹成了国际史学界的笑柄。英国《泰丵晤士报》以及各大著名历史学术网站发布文章《Outrage as China lays claim …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


胥志义:“卖国”是子虚乌有的帽子

“爱国”与“卖国”,向来是思想交锋与争论的主题。“爱国”的口号常提,“卖国”的帽子也常有。但何谓“爱国”?何谓“卖国”?实质内容是什么?恐怕到现在我们也没真正弄明白。爱国不是爱朝廷,爱政府,这个已有很多人写文章,说的道理也很深刻。但仍未摆脱“国”的束缚。因为国本身无所谓爱与不爱,…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


朱海就:真正的剥削来自权力,而非资本

几年前在丹麦做访问学者,发现这里的人们生活比较悠闲,并不像很多中国人那样拼命工作,但生活水平却很高,我当时就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他们不努力工作也能过上好日子?后来想明白了,有比努力工作更重要的东西——资本积累。北欧国家早已建立了有助于资本积累的制度,数个世纪积累下来的资本没有因为…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

【华夏诗苑】南来客:〔浪淘沙〕七一有感

域外送东风 国际歌中 大旗扯起唤工农 九十七年求索路 多少英雄 勿忘告乃翁 尚未成功 至今不见五洲同 后继诸君需努力 尽瘁鞠躬   作者投稿…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

袁应笑:为什么耶鲁是耶鲁,而北大只能是北大? (外一篇)

我在美国留学的时间并不长。可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已经感受到了世界一流大学与我们北大的差距。最直观的一个例子是校园。耶鲁没有围墙——一个学校怎么可以没有围墙呢?我们北大不但有围墙,还有门禁,进进出出要查学生证,没证的要查身份证,免得有人背个炸药包来炸食堂——从而极大地保护了同学们的…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

张彦:写于2300年前的《楚帛书》如何流落到了美国?

图一,楚帛书书写于战国时期,那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儒家和道家等流传久远的中国传统都是在那个时期成形的。Collection of the Arthur M. Sackler Foundation, New York, photograph courtesy of the Art…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


耶子:遭禁50年的奇书《新阶级》

吉拉斯的《新阶级》一出版即引起世界轰动,许多沉迷于社会主义理想的西方左派人士从此觉醒。 《新阶级》尽管在1963即以内部形式出版,1980年又再次翻印,但迄今仍不得公开出版发行。当年上百种“灰皮书”(社科类)和“黄皮书”(文学类)已基本解禁,唯独《新阶级》例外。报导认为,《…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

中国人从来没弄懂美国的军事和外交

作者:佚名 第一个误区:美国对中国的所有作为都是恶毒的诡计 其实美国的外交内政基本上是按着良心来行事的。 “哈~哈~哈~哈~~~”。我已经听见中国人在捧腹大笑了:“你真是被帝国主义反华势力给彻底洗脑了!”我能听见他们说。是的,对别的国家按良心行事,这在中国人听起…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


韩家亮:奥斯曼帝国与种族灭绝 —与茉莉商榷

看到茉莉的一篇文章《奥斯曼帝国余晖,庇护三百万邻人》[1],不得不写几句。茉莉笔下的奥斯曼帝国简直是地上天堂。例如下面一段: “奥斯曼帝国是一个伊斯兰政权,但它在崛起过程中拥抱了希腊文化,还汲收了亚洲文明,因此颇具宗教宽容精神。在奥斯曼时代,那里的穆斯林与非穆斯林和平相处,…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

湘平:古老的辉煌,市井的罗马

一 八年前游巴黎,一个阿根廷小伙对我说,人们都认为巴黎最美,我倒觉得罗马更有趣。 从此我就惦记上罗马了,心想再去欧洲,一定首选罗马。 看到网上不止一篇游记说,游欧洲或意大利,罗马要放在最后一站,作为高潮落幕。在计划2017年的这次行程时,我却想,都说罗马是西方文…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


老贫农:谈专制和极权的区别

通常人们认为专制、独裁与极权这三个词的意思差不多,在使用时一般不加区别。当然这也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仔细探究起来,发现这三个词还是有区别的,特别是前面两个(专制、独裁)和第三个(极权)之间区别还是明显的。 词典上说:专制制度(autocracy)是一种政府的形式,由一个拥有…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

张鸣:克敌制胜的法宝

自打洋人打进门来,我们的老祖宗就开始追求克敌的法宝。在鸦片战争广州前线,前线将领杨芳,觉得洋鬼子近妖,我们打他们打不到,他们打我们一打一个准。于是,想到了古来遏制妖法的利器——狗血和污秽之物。当时不知为何,狗血不易得,但污秽之物倒是不缺。派人到民间征集女人用过的马桶,外加女人的裹…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

时寒冰:血色奢华

北京奥运会的时候,媒体报道称:“本届奥运会燃放的烟花数量为历届奥运会之最,总数达十二万多发,是以往所有二十八届奥运会燃放的总数的四倍,创世界吉尼斯纪录。” 广州亚运会的开幕,媒体做了如下报道:“广州亚运焰火燃放指挥部执行总指挥、熊猫烟花集团董事长赵伟平告诉记者,开幕…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
Browsing all 1767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