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不常来巴黎,就谈不上优雅 一一 快闪巴黎
一晃多少年没去巴黎了。以前出差旅游去过几次,近十年来,走了欧洲许多地方,却似乎无意中避开了法国,巴黎变得陌生了。 去之前看天气预报,巴黎每天都有60-80%的机会下雨,特地带上了雨伞。飞机上跟邻座的法国女郎说起巴黎的天气预报,她耸耸肩,说巴黎就是这样,现在每天下午会下点雨,…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莉雅:北京招募了至少162名美国家实验室的华人科学家为其效力
美情报安全公司“迈进科技”2022年9月22日发表的有关中国从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招募华人科学家的报告封面截图。(credit: Strider Technologies) 华盛顿 — 一份新的报告说,中国政府在过去30多年的时间里至少招募了162名在美国洛…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李濠仲:用畏共心理设局的“中国驻纽约总领馆诈骗”
“中国驻纽约总领馆骗局”直到今天都未销声匿迹,持续对纽约许多手机用户形成骚扰,它受到纽约警方和联邦调查局严正看待的时间点可回溯到2016年,当时立案通报的受骗金额是340万美金,隔年又增加到450万,2018年到2019年再创高峰,加计三年超过350起的投诉案,损失竟累计达到40…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华夏文摘】秋韵:艺术家的眼光和人生
墨尔本维州国家美术馆(NGV)聚焦20世纪著名艺术家毕加索,推出了名为《毕加索世纪》的大型展览。法国蓬皮杜中心和巴黎国立毕加索博物馆为NGV独家制作的展览,展出了毕加索的80多件作品,以及他同时代50多位艺术家的100多件作品。 久闻毕加索大名,决定亲临现场一饱眼福。为什么…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管锥新编:再次验证《乌合之众》的31个观点
【《乌合之众》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 · 勒庞创作的社会心理学著作,首次出版于 1895 年。】 李云迪/李易峰事件,再次验证《乌合之众》的31个观点 群体只会干两种事——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 在与理性永恒的冲突中,感情从未失过手。 数量,即是正义。 …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安德烈:习近平连任谁会受益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星期四发表全球范围的民调报告,显示习近平主政10年,中国国际形象不断恶化,对习的反感日增。在中国国内,经济形势每况愈下自不待言,对习近平不满的人愈来愈多。但是,习近平不顾任满两届到点下车的中共党规,连任的步伐似乎不可阻挡了? 习近平连任的前景让一些中国问题专…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华夏文摘】禾子:审美趣谈
最近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出《色彩-上色的古代雕塑》(Chroma—Ancient Sculpture in Color),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纽约客都发了长篇评论。对研习艺术史的人来说,这些文章都未免过于小题大做了。比如华盛顿邮报撰文“如果希腊罗马人真有糟糕的品味怎么办?”(…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李怡:失败者回忆录196:伊丽莎白二世与毛泽东
【李怡,1936年生,香港知名时事评论家、作家。1970年曾创办杂志《七十年代》,1984年更名《九十年代》,直至1998年停刊。后在《苹果日报》撰写专栏,笔耕不辍半世纪。著有文集《放逐》、《思绪》、《对应》等十数本。 正在Matters连载首部自传《失败者回忆录》:“我一…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北落西门:如何假装自己读懂了《时间简史》
什么!霍金他老人家都仙逝了,你还没看懂《时间简史》?作为一名当代精英,这实在是太丢人了,严重拖了人类进步的后腿!根据“死后地位自动升一级”公理,霍金的声望已不在牛顿和爱因斯坦之下,你好意思说自己读不懂他? 天哪,这年头谁还不知道洛伦兹变换和普朗克常数!昨天一个妹子还跟我讨论…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黄春梅:“西南财大痛失诺奖” 是中国当局的尴尬
资料图:迪布维格 诺贝尔经济学奖公布后,最尴尬的莫过于中国西南财经大学。因为诺奖得主迪布维格(Philip H. Dybvig)去年才刚从西南财大金融研究院院长离任,“西南财大的确痛失了诺奖”成为热门关键词。分析指,尴尬的不是西南财大,而是中国当局,不科学考核、盲目排外是主因…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华夏文摘】蓝继业:以史为鉴 一一 芬兰与苏联的战争
芬兰和瑞典终于申请加入北约,不但结束两国长期的中立立场,还让北约向北扩,占据了北极附近的战略要地。这些转变都是因为俄罗斯的独裁者普丁悍然发动了入侵乌克兰的战争造成的。在俄乌战争处于胶着状态之时,回顾一下当年芬兰与苏俄的战争是很有意思的。 芬兰在地理上属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国家…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佚名:民国报纸的标题
民国老报人张友鸾 民国时期的老报人,对标题的制作非常重视,有不少神来之笔,不仅幽默风趣,而且辛辣有力,其功力之深厚,是今天的标题党望尘莫及的。 一、“丰子恺画画不要脸”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一天早晨,丰子恺翻开上海的“新闻报”,一篇题为《丰子恺画画不要脸》的文章赫然…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徐敏:德兴隆:一个商业帝国的兴亡叙事
一百年前,乐山的大街小巷,游走着一个英国人。他扛着相机,边走边拍。他拍过月儿塘的文庙,城北的老霄顶,岷江边的码头、校场坝、拱辰门、平江门、迎恩门。他不是第一次来乐山,对于这座古城,可谓熟门熟路,也算老熟人了。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叫威尔逊,英国植物学家,来中国西部搜集植物样本,借此…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华夏文摘】思羽:圣托里尼记事
09.27.22—09.30.22 1935年亨利.米勒在希腊旅行九个月。他写了自己最满意的作品:《玛洛西的大理石像》,也是旅行随笔的顶峰之作。 在随笔里,他写到:在巴黎的一个傍晚,他的室友,贝蒂.莱恩,喝着一杯白葡萄酒,跟他讲述她游荡世界的经历。 她去过中国,…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吴鑫岩:无知的尽头是自信
最近一段时间发生了不少大事,彼此之间可以找到一些相关性。在10月21日,英国首相特拉斯(Liz Truss)在上任仅44天后就宣布辞职,印度裔的苏纳克(Rishi Sunak)出任了新首相。想当初特拉斯和苏纳克在竞争首相宝座时进行过电视直播的辩论,特拉斯那时信心满满地宣称要通过刺…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华夏文摘】思羽:希腊陶罐、莎福与有关她的诗画
年轻时喜爱约翰·济慈的一首诗歌《希腊古瓮颂》 你委身“寂静”的、完美的处子, 受过了“沉默”和“悠久”的抚育, 呵,田园的史家,你竟能铺叙 一个如花的故事,比诗还瑰丽: 在你的形体上,岂非缭绕着 古老的传说,以绿叶为其边缘; 讲着人,或神,坦佩谷或阿卡狄谷? …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华夏文摘】英贤:九欧元车票游德国(上)
这个夏天本来打算去瑞士爬山,但后来听说德国政府今年夏天有 9-euro ticket 的优惠政策,就是说,无论任何人,只要花九欧元买一个这种车票,就可以在一个月内,在德国乘坐他们的绝大部分公共交通工具,包括火车、地铁、公交车等等,但不包括高速火车。所以我们决定,利用这个优惠,到德…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slavaurkaini:“北京一男子致14亿人受长期管控”
中國是一個奇葩國家。別的不説,就説朝代更替這一條。很多人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以中原這個核心地域爲基礎,不斷出現一個朝代滅亡、另一個朝代興起,九州鼎沸、群雄逐鹿,人人尋求成爲「中國」的天子和正朔,建元之後即出現一種新文化、新的文學形式、新服飾,這在歷史上絕無僅有。比如,當今英王查理…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华夏文摘】英贤:九欧元车票游德国(下)
Day 9 在德国的第九天,我们从亚琛往东北去,目的地是位于德国北部的汉诺威。之所以去汉诺威,一是因为它在我们去柏林的路上,二是因为它在历史上与英国的王室有重要联系, 我们想去看一看。坐上火车不久经过杜塞尔多夫和多特蒙多等莱茵河边上的大城市,这里以前是德国工业中心,但像西…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华夏诗苑】范炳刚:烟山 一一 燕山
—— 霜降节走烟山感时记 俄乌战祸 台海危机 一处典毕 四海风起 如何如何 不知所以 落叶空山索寞走 霜澪无际进寒秋 艰难一弯上岭路 云风数道下峰头 霜降临冬走大烟 * 山中思绪到中山 * 从来天意高难问 落木萧萧霜满天 * 大烟山(Great…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