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士同:“替天行道”受招安
南宋庄季裕的《鸡肋编》中有句名言,曰:“欲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此话大约是从北宋末年,宋江等人先是啸聚梁山与朝廷抗衡,后又“受招安”为朝廷所用的史实而悟出的结论。在一个官本位的社会里,做官当然是最好的选择,对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读书人,尤其如此。 自古以来,爵位多为…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老唐:天子与宙斯
“天” 在中国独特的政治传统中,“天”有着一个特殊地位。皇帝称为“天子”,统治的合法性来自“天命”,统治的逻辑称为“天人感应”,统治的范围是“天下“而非”国家“,儒家处世哲学中有重要的一环称为”天人合一“。一般都认为,这是中国独有的政治哲学。 “天子“ 但实际上…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魏玲:一棵姻缘树的故事(一)
原作:杰夫·梅斯 奥伊延是德国北面的一个城市,靠近波罗的海,环绕着一座小城堡而建。卡尔·海因茨·马汀每天早上开着黄色的邮车在窄窄的街道上左拐右拐送信,20年如一日。他送完市内的信后,出了城,驶过绵延几英里的农场田野,拐进一片森林里。他用一把特殊的钥匙打开了栏杆,然后把车倒进…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韩家亮:美国宪法与公民权利
前一篇文章《美国宪法与公民自由 》[1]我简单介绍了一大学课本《American Government》的第四章:公民自由(Civil Liberty)[2] 。这篇文章接着简介第五章:公民权利(Civil Rights)。 为了帮助读者加深理解,先简单说明在政治哲学的框架…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怀邦:探索人性
在日常生活中,每凡触及人性的话题,总会出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局面,究其原因,显然是我们对人性的认识尚属粗浅,一知半解,就如笔者一般。美国作家 亨利米勒(Henry Miller 1891-1980 )说:“ 人类已经证明他精通一切,唯独自己的天性除外。”在这里,米勒诙谐地指出人…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成朴:聊两句马克思主义
这次在美国领导了BLM运动的是一些自称马克思主义者的人。美国民主党的新生代也有不少反对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类似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比如众议员AOC和参议员桑德斯。所以,十分有必要辨析一下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现在公认的最重要文献,就是《共产党宣言》、《论法兰西内战》和…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佚名:《蒋公的面子》走红记
这是南京大学流传已久的一个段子:时任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校长的蒋介石请三个教授吃饭,居然有人不愿赴宴 两年前,南京大学戏剧影视艺术系学生温方伊为了完成作业,尝试把这个故事改编成一部戏剧。没想到,这个话剧会走出校园,引发轰动。 01 蒋公的饭局 194…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魏京生:党内反对派观察
最近的国际新闻太多,人们忽略了对咱们中国人很重要的一件大事,这就是习近平下决心对任志强先生审判。这个审判将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标志性的大事,是对党内反对派的强力镇压,或者说习近平是否能够维持他的独裁统治的分水岭。 说起中共内部的反对派,历史确实非常悠久。从刘少奇、彭德怀的走资…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吴鑫岩:潮起潮落
又到了911纪念日,一晃19年过去了,当年的情景似乎还历历在目。在此后的十几年中,世界各地的恐袭事件此起彼伏,伊斯兰国突然崛起又快速消失。如今,美国正处于另一场危机中,Covid-19病毒仍在肆虐,每天有大约4万人感染,一千人左右去世。在美国西海岸的加州和俄勒冈州森林大火在三百多…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曹立群:阿米蒂奇 一一 时代的呼唤
我爱好读书。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有更多闲暇时间。朋友章小鸽赠书一本并叮嘱,“你一定会喜欢这部书”。一看书名,记得曾看过书评,感觉一般。回家一读,感慨万千。 哈佛大学教授大卫·阿米蒂奇2017年的原著Civil Wars: A History in Ideas已经于2…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二大爷:金斯伯格去世:大法官对美国有多重要?
金斯伯格 美国时间9月18日,罹患胰腺癌的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伯格去世。作为世界上最喜欢打官司的国家,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在重要程度上用“权高位重”来形容一样合适。金斯伯格的突然去世,对美国政坛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左右走向、以及即将到来的美国大选都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魏京生:英国驻中国大使的丑闻
英国驻中国新任女大使吴若兰,在上任之前与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亲切会见并合影留念。二人分别在网络上晒出他们的合影。中国大使晒出的照片严肃活泼,中规中矩,突出了中共的尊严,压制了英国国旗。英国大使晒出的却是一张类似于向习近平拍马屁的亲密照,二人面带笑容手捧习近平著作合影留念。一时引起…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华夏诗苑】梅李:德国统一三十周年有感:十月三日,德国统一日
两德成一统, 倏忽三十年。 回望我中华, 海峡隔两边。 正逢中秋日, 可惜月不圆。 国民庆佳节, 几时旗一面? 2020.10.03.德国斯图加特 作者投稿…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华夏诗苑】竹溪:〔七律〕无题,步余作田看中国韵
殷商方始字缘何,年仅三千莫诩多。 石刻龟壳虽雅媚,笔飞莎草亦飘娜。 春秋诸子激情放,文艺复兴科学博。 当世文明纲与目,潮流浩荡遍诸国。 附: 七律(看中国,余作田) 贴黄对镜意如何,自赏孤芳醉梦多。 莫道庭中花妩媚,应知院外柳婀娜。 大江…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赵晓:美国的5个面孔
"正和岛"朋友约我写一篇怎么看美国的小文。我答应了。 原因有三: 1. 美国对中国太重要了,国人需 "知已知彼"。 2. 美国太复杂了,不易抓住本质,多数人甚至一些美国问题专家经常都在胡说。 3. 世界在变化,中国人需不断评估美国。 中美交好,中国崛起,起…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山旭:冀朝鼎:经济学家的“潜伏”
△ 经济学家冀朝鼎(1903-1963) 直到死后半个世纪,他对创建这个国家所做的真正贡献,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仍然是个谜。 1963年8月13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主席冀朝鼎同志的追悼会,在北京首都剧场举行。周恩来、陈毅、李先念、康生、郭沫若等主祭,廖承志致…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虞山:漫话中文和德文
我给自己出了这个题目,把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字扯在一起,她们根本风马牛不相及,是不是给自己找麻烦?也许吧。但是我是学德文的,学外文必须与母语有所比较,在比较中获得无穷乐趣。这也是我六十余年来学习德语的一点体会。 中国历史悠久,她的文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张又普:湖广债券
1911年,为筹资修建湖南到广东的铁路,清朝政府向美、英、法、德四国发行了“湖广铁路债券”,借款总额650万金英镑,年息5厘,四十年到期,本息偿还的最后期限是1951年。后来,美国政府收购了英、法、德三国的债券,所以美国政府和民间散户是“湖广铁路债券”的主要持有者。1911年底,…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华夏文摘】行者翰松:理想国:柏拉图与孟子
柏拉图和孟子生活在大致相同的年代,公元前五世纪后期到公元前四世纪,一个在西方,一个在东方,毫无联系,但他们的思想却有不少共同之处。东西方文化,并非截然不同,相反,两者具有相似性。柏拉图和孟子是两种文化相似性的代表。 一,柏拉图的理想国 柏拉图的心目中有一个理想的国家,…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小鹰: 美国议员是如何申报私人财产的?
一、美国议员是如何申报私人财产的?(2012年9月7日) 二、(美) 谢洛·格特西斯:《候选人的财产是多少?》 (2012年8月22日) 一、美国议员是如何申报私人财产的? 2012年不仅是美国总统的选举年,也是许多国会议员和地方政府官员换届…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