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为:孙中山与中国现状之必然 一
前言:当前全球流行,无论是感染力和杀伤力都恶于萨斯的武汉冠状病毒。科学家一方面在寻找治疗的方法,同时就国家的安全,西方,特别是美国致力于发现病毒源。 然而武汉病毒也符合大自然的规律,有兴衰期,不久将成为历史。人类有一种更可怕的人为病毒,专门摧毁人的健康思维和人兽之别的尊严,…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去为:孙中山与中国现状之必然 二
(四)贱民从政的恶果 1892年7月,26岁的孙中山以首届成绩榜首毕业于西医书院。行医2年后孙中山凭自己留洋和医学博士的头衔,又通过关系,携带精心撰写的,直言如何强国的万言书,北上天津力图投靠当朝汉人第一高官李鸿章,希望得到他的赏识,并在其幕府谋得一个职务。 当年康有…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去为:孙中山与中国现状之必然 三
(六)临时大总统和铁路孙大炮 从就职到辞职孙中山仅当了45天的临时大总统,虽然可谓昙花一现,但也留下不少痕迹。如中国正式启用阳历,青龙旗被新的五色条子旗所取代。日本明治初的1872年就改为西元历,并在传统的皇旗下推行明治维新,短短几十年内使得国民素质和国家体制迈入文明世界的…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去为:孙中山与中国现状之必然 四
(九) 袁世凯称帝和孙中山信誉的丧失已尽 美国教育家及法学家,袁世凯的宪法顾问古德诺博士(Frank Johnson Goodnow,1859-1939),在1915年的8月3日发表的《共和与君主论》称:“......大多数之人民智识不甚高尚......由专制一变而为共和,…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去为:孙中山与中国现状之必然 五
(十二)民主义与共产主义 不久宋庆龄与数天前登上永丰舰(后被命名为中山舰)的孙中山汇合。两个月后孙中山夫妇再次抵达上海。此刻的孙中山已无以往的那种闲情逸致,他的个人权欲之熏心已完全取代了他的理智。1922年8月,孙中山在上海会见了李大钊、陈独秀,紧接着在次年的1月与专程前来…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去为:孙中山与中国现状之必然 六(全文完)
(十四)国民党内的良心的痛苦挣扎 国民党内部对孙中山联共容共政策的分歧,远比共产党内反对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严重得多。自前身中兴会,同盟会至辛亥革命成功后改名为国民党时,骨干大都是旅居海外和两广侨乡的反满清人士。他们中的不少追随孙中山推翻清朝统治,拥护共和体制,崇尚民族独立…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王洪波:胡耀邦和帕瓦罗蒂——解密1986年帕瓦罗蒂首次来华
1986年6月30日的《人民日报》报道了胡耀邦会见帕瓦罗蒂的消息。作者供图 解密帕瓦罗蒂首次来华 在中意双方关于帕瓦罗蒂首次来华的谈判中,稍微特别一点的要求,中方几乎都很难做到。其中的差异,既有观念上的,又有物质上的。回首这一切,真让人有隔世之感 198…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孤山:通往罗马的一条古道 一一 亚壁古道(Via Appia)
俗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去过罗马几次,一直在主要景点游玩,没有机会去走一走古罗马道。最近一次去罗马,打定主意要去古罗马道。 根据旅游资料介绍,罗马城南边有亚壁古道(Via Appia;英语:Appian Way),相当于古罗马时期的高速公路。它全长约400英里。是连接罗马至…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二哥:大清在抵抗什么?
有人说:大清终于亡国了。亡国前的大清,曾不断抵抗亡国的命运。大清在抵抗什么?一句话:大清在抵制文明。 什么是文明?百度一下定义是这样子的:文明,是历史沉淀下来的,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以及公序良俗的…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老钱:有感于日本中小学校餐
YouTube上有一个8分钟视频,记录了日本一所普通小学的一顿日常午餐。就是这样一个短短的视频,竟然得到超过2600万的点击量,两万五千条的评论。 而且经久不衰! 我早就读过。今天一大早醒来,又看到在微信上再次流传《日本校餐与日本的崛起相始终》(谁都可以点开这个Lin…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吴鑫岩:群体的心态
最近美国群体抗议的怒火洒向了历史人物的雕像,就连国父华盛顿也不能幸免,因为他家里当年也曾经拥有奴隶。有人将这种毁坏文物的行为与中国当年在文革期间红卫兵的破坏行径相提并论,尽管社会环境十分不同,但都属于一种践踏社会秩序的群体行为。人类是一种群体生物,因此群体行为自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老任:天干地支话庚子
庚子年走过半程,天下依旧大乱,眼前一片灰暗。 所谓庚子年,采用天干地支纪年法计年。当今世界常用的纪年法有几种,最常用的公元纪年法,以耶稣诞生为基点,按公元前公元后推算。其次是以朝代为标志的年号纪年法,以改朝换代为基点计算,譬如日本的平成(1989年1月8日——2019年5月…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傅国涌:告别屈原人格
与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知识分子相比,中国知识分子当然有其独特性,但我不认为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本性,而是他们生存的这个社会环境所造成的。从某种意义上,正是绵延不绝的专制制度决定了这个民族和作为它灵魂的知识分子的面目。 一个民族长达几千年处在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王权之下,“学得文…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行者翰松:近代史:中国与世界(二)
近代史在中国人眼里是百年国耻。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到二十世纪初,中国一次又一次被西方列强和邻国俄罗斯与日本打败,清政府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割让或租让了大片小片的领土,承受了巨额赔款。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又受到日本的侵略,人民备受蹂躏,流离失所,一度半壁河…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魏京生:中共插手美国内政
最近轰动世界的一大新闻,就是美国的种族暴动。前几天夏业良教授组织了一场有关的辩论,大家可以在YOUTUBE上观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SyPWwTPgFw。由于时间和程序的限制,各方都没有完整阐述自己的观点,所以今天就和大家补充一下比较…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刘振墉: 狂欢节上的俄罗斯警察
到俄罗斯旅游,离开俄境的前一天,正好是圣彼得堡建城 307 年纪念日,成了全市的狂欢节。主要活动在下午,游行后在冬宫前的广场上演出和狂欢,参加的有几万人。 从中午起,街两边就散布了许多警察,徽章和制服各不相同,大概是不同的警种。女警约占到五分之一,实出意外;警察人数奇多,手…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杨建邺:书边人生(34)
【编者按:感谢杨建邺教授的支持。在“书边人生(33)”中断后,我们继续刊登杨先生的“书边人生”。若要寻找“书边人生”的前33章,只要在“CND刊物和论坛”的任何一篇文章(或本文)的右上角的Search窗内,输入“书边人生”,便能收索到。】 作者杨建邺(1935—)是武汉华中…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刘振墉:莫斯科的新圣女公墓
莫斯科的新圣女公墓,是免费对游人开放的旅游景点,如果去俄国旅游,到这里游览后,你是决不会后悔的。 在这块圣地里安眠的,很多是俄罗斯的名人,或为其作出过杰出贡献的人。有帝俄时代的契诃夫、果戈里、普希金等;有苏联时期的作家、艺术家乌兰诺娃、法捷耶夫、阿·托尔斯泰等人;以及二战中…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杨建邺:书边人生(35)
【编者按:感谢杨建邺教授的支持。在“书边人生(33)”中断后,我们继续刊登杨先生的“书边人生”。若要寻找“书边人生”的前34章,只要在“CND刊物和论坛”的任何一篇文章(或本文)的右上角的Search窗内,输入“书边人生”,便能收索到。】 《诗美学》,李元洛著,江苏文艺…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杨建邺:书边人生(36)
《中学物理教程学生读物》1—6册,G.霍尔顿、F. J. 卢瑟福、F. G..沃森编,陈寿祖、王以廉、程毓徵等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1987。 我们现在不断有人惊呼,中国的教育出了大问题,我们培养不出创造性的人才来。为什么?其实每一个教师,每一位家长,每一位研究…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