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CND刊物和论坛 »古今中外
Browsing all 176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韩家亮:《一个时代的终结》一书的两点

最近读了Carl Minzner《一个时代的终结(End of an Era)》一书[1]。这本书探讨中国内部的政治变化,着重在法制改革。Minzner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拿到法学学位,曾在美国国会做过法律顾问,在美国智库工作过,也曾帮助中国建立法制。现在Minzner在美国 Fo…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


梁文道:北美留学生日报,只是“后真相时代”的产物

【"今天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后真相”时代,也难以摆脱媒体环境塑造的重重包围。即使在物理空间中相隔万里,但实际上我们又天天在社交媒体构架的虚拟社会中相见,分享着同质的讯息。这些讯息无不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想法和观念,也几乎决定了我们对种种事件所采取的立场。"】 著名自媒体“…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


柳士同:再谈中国式的想象

前两个月曾写过一篇短文《中国式的想象》,缘起读了陆建德《戊戌谈往录》一书中关于赛金花的记述之后,引发的若干联想与感慨。这两天又读到蔡登山的《情义与隙末》(北京出版社2019年9月第1版),其中一篇《可爱者不可信》专写赛金花,读完后不禁想就此话题再议论一番。 笔者在《中国式的…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

歪脖子树:香港评论

1,共产党又开始大规模制造谎言 香港市民上街游行反送中后,人数持续达到一百万、二百万和一百七十万中共媒体居然否认这是香港民意的体现,竟说游行是美国和台湾黑手操纵,又有新的荒唐的说词是;黎智英用金钱收买人头参加游行,在街头派发钞票,这样违背基本常识的造谣,让人憎恶。这样的拙劣…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

邬大光:对比剑桥大学,有11点我们做不到

- 01 - 真正的导师制做不到 虽然国内高校也都在推行本科生导师制,但无法做到像剑桥的 31个学院那样,每周至少与本科生见面一次,做到一对一或一对三、四的辅导,更无法做到每个博士生有五类导师在其身边。 - 02 - 生师比做不到 2016年度,剑桥在校学生总数…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


韩少功:笛鸣香港

进入香港后的第一印象,就是不少高楼瘦长如棍,一根根戳在那里顶着天,让观望者悬心。 在全世界都少见这种棍子,这种用房屋叠出来的高空杂技。它们扛得住地震和狂风吗?那棍子里的灯火万家,那些蛀入了棍子的微小生物,就不曾惊恐于自己的四面临虚和飘飘欲坠? 我这次住九楼,想一想,才…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

佚名:马克思主义是一面什么样的旗帜

去年12月21日,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同舫教授为我院师生做了题为“马克思主义是一面什么样的旗帜”学术报告。刘同舫教授是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负责人和首席专家—— 2…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

何帆:法律保护不雅言论吗?- -联邦通讯委员会诉福克斯电视台案

以往,在美国的电视或广播节目里,即便是黄金时段,主持人嘴里偶尔也会迸出几句“Shit”之类的脏话,听众不会觉得受到多大冒犯,如果这句粗口恰好用来针砭时弊、讥讽权贵,人们反倒觉得痛快解恨。但是,2009年5月之后,主持人或嘉宾们就得慎言了,因为任何电台再有类似言论,都将面临联邦通讯…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


张千帆:不尊重弱者,强者永无宁日

【导读:美国立宪的最大“奇迹”在于,立宪者遇到“卡壳”的时候还能耐心地坐着“谈”,而不是动不动就“打”。】 美国传记女作家凯瑟琳·鲍恩的《民主的奇迹——美国宪法制定的127天》生动刻画了1787年联邦立宪的细节,故事娓娓道来,峰回路、跌宕起伏,很有看头。美国立宪者克服重重困…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


墨钜:戈培尔效应与塔西陀漩涡

汉初,马上得天下,安能马上治之?清末,王爷说有枪在,大清亡了。可见,要想统治,还得靠笔杆子给被统治者洗脑,自古就如此。然而,洗脑术是一门高技术。洗脑水平,有高有低。但却很难比较评价,主要是因为受众不同。不过还好,同一拨德国人经历过两次洗脑,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范本。论及东德与纳粹德…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

骆志远:旅游随笔之三:韩国的博物馆缺乏真实

韩国掠影 我在2019年的四月和六月两次去韩国旅游。韩国的经济繁荣,老百姓充满自信,青年人朝气蓬勃。再加上韩国的气候和一些生活习惯与我的家乡吉林相近,所以韩国行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图1 韩国首都首尔市。左图是晚高峰时大街上的车水马龙。右图是首尔的母亲河,汉…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

邓嗣源:权力来自于人民

继英国哲学家洛克在其发表的《政府论》中提出“权力来自于人民”之后,1776年,由“大陆会议”通过的美国《独立宣言》,在其“前言”中写道:“政府之正当权力来自被统治者的同意。”1778年,美国建国初期,麦迪逊、汉密尔顿、杰伊三人撰写的《联邦党人文集》第49篇写道:“由于人民是权力的…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

闻一:预防杀人和普遍告密

1935年6月下旬,法国著名的、亲苏作家罗曼·罗兰访问莫斯科。他此行的目的,就是他作为苏联的“忠实朋友”被苏联的现实所困惑,要求斯大林亲自就些问题给予答复,以方便他在法国和欧洲为苏联做宣传工作。 事情的起因是1934年12月1日基洛夫的被暗杀以及接踵而至的对“阴谋同谋者”、…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


Will:为什么外国公司集体辱华?原因找到了!

01 最近一周的社会新闻主题,离不开一个关键词:道歉。 从范思哲、蔻驰和纪梵希涉嫌用衣服分裂中国,到CK、宝洁、巴宝莉、爱马仕等一众品牌在其官网上将台湾或香港列为独立地区。一众外国公司,轮番上演了一出集体辱华。就连一向号称民族标杆的某手机品牌,也被曝出了手机在切换到繁…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

刘振墉:联宗

红楼梦第六回写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刘姥姥带着外孙板儿来到荣国府,目的是借助同宗关系以获得资助。通过周瑞家的,虽没能见到王夫人,却见到了王夫人的侄女王熙凤。王熙凤不清楚是什么关系,就叫过周瑞家的来问道:“方才回了太太,太太怎么说了?”周瑞家的道:“太太说:‘他们原不是一家子;…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


韩高宗、黄章晋:女特务的中国进化史

今天中国影视中的女特务,基本上都是这样的: 一个合格的女特务必须是锥子脸,大眼睛(眼宽为脸宽的 3/10),身高不得低于 1 米 65。而完美的女特务,除了硬件达标,还必须具备瞬间放倒一打壮汉的能力(无论是用枪、刀还是徒手),必须有显赫的出身和教育背景,必须性格鲜明…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

韩家亮:为什么苏格拉底被处死?

邓嗣源最近的文章《关于苏格拉底之死》[1]与多数文献有很大不同。另外邓先生的这篇文章对多数暴政(Tyranny of Majority)一词大概有误解。下面介绍文献怎样看苏格拉底之死和多数暴政。欢迎邓先生回应(最好能提供文献依据)。 @ 苏格拉底之死 不难找到英文版苏…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


【华夏文摘】柳士同:陆徵祥的救赎

陆徵祥是清末民初的外交家,在他担任外交总长期间干了两件大事,一是在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上签字,一是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这“签”与“不签”,无论对于中国,还是对于世界,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把人们的视线集中到曹汝霖、章宗祥和陆宗舆的身上,陆徵祥则渐渐淡出人们…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

伯特兰·罗素:关于中国的种种疑问

田瑞雪/译 【1920年,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应梁启超之邀来华讲学,这是当时中国知识界的盛事。然而,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胡适对罗素的来访却态度冷淡,且曾一度对罗素的学术观点持质疑态度。 罗素在中国讲学近十个月后,出版了对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

池见草:毁约

1924年11月5日的上午,喜欢晚睡晚起的溥仪在养心殿的床上被太监叫起,告知冯玉祥派人逼宫,限清室全体人员三小时内离开紫禁城。溥仪一听大惊失色,一面派人周旋拖延时间,一面匆忙收拾物品。 图为溥仪离开时乱成一团的床榻 图为鹿钟麟(中)由清室代表引导查看永寿宫。鹿钟麟… 继续阅读 →

View Article
Browsing all 176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